蘇東坡的文章著名、書法著名、食譜也很著名。
到底這位11世紀(jì)的詩人,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名菜?
這位1000年前就練瑜珈的生活大家,又怎樣養(yǎng)生?
他跟他的學(xué)生──名畫家米芾,又是怎樣活過一個千禧年?
東坡肉、東坡魚、東坡酒、東坡墨……,在十一世紀(jì)的中國,蘇東坡是一個名牌。
凡是他碰觸過的東西:一張紙、一個硯臺、一家酒樓、一個涼亭,都變成了眾人爭睹、爭購、收藏的對象。連蘇東坡的帽子形式,一時間都成了“流行時裝”,而被仿制的制造商稱為“子瞻帽”。(蘇東坡,字子瞻)
盡管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蘇東坡對積弱宋朝的命運,影響力還沒有那個披頭散發(fā)、衣裳骯臟、矯柔做作的王安石、或一本正經(jīng)的歐陽修來得大;盡管他一 輩子被排擠在主流政治圈之外,但是在“大江東去,浪濤盡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”的中國文壇,他卻是少數(shù)幾個過了一千年還有人閱讀的文學(xué)家。
從林語堂所著的《蘇東坡傳》中,去考究蘇東坡食譜里的東坡肉、東坡魚:用醬油文火煮五花肉;或用白菜、橘皮煮魚,看來都只像是他被四處流放時,因為想家,而做的家鄉(xiāng)(四川)菜改版。
但是,因為它們是蘇東坡愛吃的肉、喜歡的魚,馬上就變成眾人學(xué)習(xí)的對象。
而他學(xué)廣東人自釀的桂酒、松酒,雖然在給朋友的信中,把食譜寫得頭頭是道:用面餅掛起來風(fēng)干兩個月做曲餅,再混合米飯發(fā)酵3~5天……,但后來事實證明,喝過他自釀酒的朋友,都會連續(xù)腹瀉。
蘇東坡的兒子蘇過,事后跟“蘇東坡迷”解釋父親的釀酒秘訣時,都大笑說:“先父只是實驗罷了,他也只試過一兩次。桂酒嘗來不過像屠蘇酒(普通酒)?!?/span>
甚至,蘇東坡晚年被流放到海南島,因為物資缺乏,必須自己燒樹枝制煙灰、混合牛皮膠做墨,差點連房子都燒掉了,卻仍有人把這段事用“在海南島跟蘇東坡學(xué)的制墨密法”名號,回中國大陸賣“蘇東坡墨”而大發(fā)利市。根據(jù)林語堂的說法,大師的兒子蘇過也只能搖頭苦笑。
盡管蘇東坡的食譜、手藝平淡無奇,但是蘇東坡的影響力,能從上個千禧年門檻,延續(xù)到人類歷史的第二個千禧年末,正是因為他的文學(xué)跟生活有那么真切、熱情的關(guān)系。
在一片講究矯柔做作、艱澀聱牙的駢文作風(fēng)中,蘇洵、蘇軾、蘇轍父子三人所提倡的,卻是簡潔易懂、親近自然的寫作風(fēng)格。特別是蘇東坡隨著環(huán)境際遇,信手捻來人民百姓生活中的細節(jié)用語,無論是用在詩句或散文,書信或贈句,都深貼每個人日常生活的體驗與心情。
其中,很大一部份跟吃有關(guān)。
蘇東坡的食譜中,東坡肉算是最有名,也最多人吃過的。倒是東坡魚,以及東坡湯,較不為人知。
據(jù)林語堂所著《蘇東坡傳》的描述,東坡魚、東坡湯的做法如下:
東坡魚
材料:
1. 鯉魚或吳郭魚一條
2. 大白菜少許
3. 青蔥少許
4. 生姜數(shù)片
5. 橘皮切絲
做法:
1. 魚先抹上鹽,肚里塞上大白菜葉
2. 熱油鍋,將魚與蔥段一起煎至半熟,加入生姜片,澆上咸豆汁(醬油)與酒煮至熟
3. 起鍋前,將切細橘皮撒在魚上,盛盤上桌
東坡湯
材料:
1. 白米
2. 白菜
3. 蘿卜
4. 油菜
5. 荸薺
6. 姜絲少許
做法:
1. 準(zhǔn)備兩層蒸鍋:一層煮水鍋、一層蒸籠
2. 把所有青菜切妥放進下鍋水中,加姜絲、鹽煮熟
3. 將煮至半熟米飯放在菜湯上之蒸籠蒸熟
為了真的了解這兩道菜的口味,試著照“古法”做后,結(jié)果東坡魚的味道顯然勝過東坡湯。
因為中國人做菜向來依個人口味,斟酌各項配料,所以無論是蘇東坡、林語堂,都沒有將食譜寫得精確,留下不少個人發(fā)揮的空間。
就像東坡魚的材料雖然簡單,但是到底應(yīng)該做出什么味道,卻沒人知道,只好就每個人對他的了解,做些不同的想象、發(fā)揮。
面對剛買回的鮮魚,想起蘇東坡好酒,在烹煮過程中加了大量的米酒頭(想來蘇東坡在江南時間多,應(yīng)該煮魚也是用米酒)。結(jié)果香醇的酒味、加上橘皮的清香,應(yīng)該算是東坡魚的特色。
即使是初秋,臺灣的白日仍然燠熱。但是涼爽的夜晚,啜飲淡酒、配上“東坡魚”,慶幸自己能在二十世紀(jì)末,重新品嘗十一世紀(jì)末那個中國詩人口中的美味與心中的美境。
而蘇東坡又是成長在宋朝最好的皇帝仁宗年代,在宋朝最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年代,在中國最富裕多采的杭州做父母官。
馬可波羅記錄經(jīng)濟上最富庶、科技上最先進、生活上最豐盛的中國之前一百年,蘇東坡就已經(jīng)在杭州建蘇堤、開運河、建陶瓦地下供水管,更辦了中國第一所公立醫(yī)院了。
當(dāng)時的杭州城,城外環(huán)以高墻,城內(nèi)有河道,河道上架了橋梁相通。夜晚,城里的夜市常營業(yè)到凌晨二、三點。夜市里綢緞、刺繡、扇子、食物攤販延綿不斷。各式各樣的點心糖果販子,還會利用特殊廣告技巧:賭博、戴面具的人、載歌載舞的方式,來吸引購買者。
除此之外,西湖的景致、虎跑山泉沏的茶,游湖畫舫上的酒菜,加上蘇東坡的好酒,自然他的作品中常提到吃食。